
1、土壤重金屬污染固化/穩定化技術
1、技術原理:
固化/穩定化土壤修復技術指運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土壤中的有害污染物固定起來,或者將污染物轉化成化學性質不活潑的形態,阻止其在環境中遷移、擴散等過程,從而降低污染物質的毒害程度的修復技術。
2技術優勢:
● 費用低、修復時間短;
● 可處理多種復合重金屬污染;
● 易操作,適用范圍廣等優勢
● 被美國環保署將固化/穩定化技術稱為處理有害有毒廢物的有效技術。
● 易操作,適用范圍廣等優勢
● 被美國環保署將固化/穩定化技術稱為處理有害有毒廢物的有效技術。
3適用性:
適用于污染土壤,可處理金屬類、石棉、放射性物質、腐蝕性無機物、氰化物以及砷化合物等無機物;農藥/除草劑、石油或多環芳烴類、多氯聯苯類以及二噁英等有機化合物。不宜用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不適用于以污染物總量為驗收目標的項目。
2、土壤生物修復技術
2.1土壤植物修復技術
原理:
利用植物進行提取、根際濾除、揮發和固定等方式移除、轉變和破壞土壤中的污染物質,使污染土壤恢復其正常功能。
適用性:
適用于污染土壤,可處理重金屬,如砷、鎘、鉛、鎳、銅、鋅、鈷、錳、鉻、汞等,以及特定的有機污染物,如石油烴、五氯酚、多環芳烴等。

2.2微生物修復技術
通常一種微生物能降解多種有機污染物,如假單胞桿菌可降解DDT.艾氏劑、毒殺酚和敵敵畏等。此外,微生物可通過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而降低有機污染物的有效性,從而間接起到修復污染土壤的目的。

生物修復技術優勢:
●高效性:有機污染物在自然界各種因素(如光解、水解等)作用下會降解,但速度相對緩慢,而生物修復的作用就是可以加速其降解,因而具有高效性的特點
●安全性;多數情況下,生物修復是自然作用過程的強化,生成的最終產物是CO2、水和脂肪酸等,不會導致二次污染或污染物的轉移,能將污染物徹底去除,使土壤的破壞和污染物的暴露降低到最小程度;
●成本低:生物修復成本約為焚燒處理的1/3~1/4;
●適用性:生物修復能同時修復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特別是在其他技術難以應用的場地,如建筑物或公路下,利用生物修復技術也能順利進行。
3、化學氧化技術
化學氧化技術包括原位化學氧化技術與異位化學氧化技術。
1技術原理:
向污染土壤添加氧化劑,通過氧化作用,使士壤中的污染物轉化為無毒或相對毒性較小的物質。常見的氧化劑包括高錳酸鹽、過氧化氫、芬頓試劑、過硫酸鹽和臭氧。
2技術優勢:
●化學氧化技術應用成熟,氧化速度快,處理周期短,修復成本較低,處理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
●該技術能夠快速分解污染物,使污染物轉化或分解成毒性、遷移性或環境有效性較低的形態。
3適用性:
適用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瘜W氧化可處理石油烴、BTEX(苯、 甲苯、乙苯、二甲苯)、酚類、MTBE(甲基叔丁基醚)、含氯有機溶劑、多環芳烴、農藥等大部分有機物。
化學氧化不適用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對于吸附性強,水溶性差的有機污染物應考慮必要的增溶、脫附方式。

工藝流程圖
4、氣相抽提技術(簡稱SVE)
1、技術原理:
土壤蒸氣浸提(簡稱SVE)技術是去除土壤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 VOCs)的一種原位修復技術。它將新鮮空氣通過注射井注入污染區域,利用真空泵產生負壓,空氣流經污染區域時,解吸井夾帶土壤孔隙中的VOCs經由抽取井流回地上;抽取出的氣體在地上經過活性炭吸附法以及生物處理法等凈化處理,可排放到大氣或重新注入地下循環使用。
2、技術優勢:
●有效性:可迅速、有效去除包帶揮發性有機污染物。
●經濟性:處理系統安裝簡單,治理成本低,約為異位修復費用的1/10.
●操作靈活性:可結合治理地下水的抽排井安裝,亦可與其他技術結合使用。
●后續處理簡單:出口處安裝氣體凈化裝置,避免二次污染。
●對環境影響小:不影響區域內建筑的結構穩定性。
3、適用性:
適用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可處理易揮發、易流動的NAPL(非水相液體)(如汽油、柴油、有機溶劑等)。不宜用于滲透性差或者地下水水位變動較大的場地。

工藝流程圖